| | | | | |
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
云夢山摩崖相對比較集中,僅水簾洞口就保留了元代以來摩崖碑刻29方,有元代大文學家王惲撰寫的《重修道院記》摩崖碑,明代御史孫征蘭的狂草碑和通判竇文的行草碑。孫臏洞中淺浮雕線刻的41副八仙、戲曲人物故事,造型生動,布局合理,可謂上乘之作。
舍身臺摩崖題記,高6.9米,寬3.77米,是河南省迄今發現最大的摩崖題記。道教石塔,創建于明代正德八年(1513年),呈正方形,密檐尖頂,塔身正中嵌有碑銘,是全真派-和的徒孫為其師丁尚立所建仙塔,是河南省僅有的道教石塔。五里井石窟約為宋代開鑿,窟內正壁鑿龕,原雕有釋迦像,四壁雕千佛龕。明成化十六年(1480年),在石窟下方創建華嚴寺,寺院已毀,現僅有殿基和殿內石供桌,雕刻別致,極為罕見。
云夢山摩崖是了解當時社會和研究古代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,具有較高的歷史、文學、藝術和書法價值。2006年5月,云夢山摩崖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